连载:迎向太阳之旅 第一章 世界之隔(下)

我的日志

版权声明:
  《迎向太阳之旅——陈得福的人生旅程和仙妮蕾德国际机构的传奇故事》由美国人罗伯特.A.亨利著作,本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版权和使用权归仙妮蕾德国际机构所有。
  此处连载的内容选自《迎向太阳之旅》一书的部分章节,首发在中国直销博客网(http://www.dsblog.net)。
  转载时必须完整保留此版权声明的全部内容,否则仙妮蕾德国际机构有权追究转载人的法律责任。

[@more@]

       

第一章 世界之隔(下)

  在50年代的嘉义,如果一个人想要逃离当地死气沉沉的生活,可以投奔到距离最近的繁华大都市,不是北方的台北,而是嘉义以西几百里外的香港。嘉义与香港隔海相望,中间是一道连接中国南海和北海的小海峡。两地的实际距离很短,但对当时尚年幼的得福来说,香港和嘉义绝对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据说,香港这座城市只要你去过一次,就会一见钟情爱上它,就好像去旧金山或巴黎一样。香港给人留下首个深刻印象,不是繁华的市容,而是喧嚣的市声。这座繁荣嘈杂的城市,充斥着气锤打桩的撞击声、塞车时的汽车鸣笛声、街头摊贩的叫卖声。这座大都市所有的嘈杂声混响在一起……就好像是一支城市管弦乐队奏出的刺耳的杂音。

  置身于香港,人的各种感官都会受到强烈刺激。景色优美的海港令人窒息,香味扑鼻的广东点心引人垂涎。闪烁的霓虹灯让人眼花缭乱,劳斯莱斯车低沉柔和的轰鸣声听起来真悦耳。街头小贩的手推车上热气腾腾,鲜虾云吞面的香甜气息一阵阵直往鼻子里钻。还有往来穿梭的双层巴士、叽叽喳喳的穿着校服的学生、草绿色的网球场、漂亮整饬的马球场。

  过去一个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香港、九龙和新界一直处于英国人的管治下。英国人的影响无处不在。但英国的统治终告完结。1997年,香港主权重新回到大陆的中国政府手中。

  贸易一直是香港的生命线,数十年来这座繁忙的港口城市,也一直是中国大陆的商贸生命线。每天都有100多艘轮船到埠,香港堪称世界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每一天,都有数千人搭乘抵港的客轮、列车和航机涌入香港,其中有合法入境的,也有非法入境的。1950年秋天,当徐爱莲出生在新界郊外一个叫粉岭的地方时,香港的人口只有约200万。今日,这座不夜城里已拥挤着600多万人。参天大楼摩肩接踵,绵延数里连接成一座“高墙”。入夜,在港口璀璨灯火的辉映下,微光闪闪,蔚为壮观。

  真不知道这几百万人都是在哪里找到他们过夜的地方。富人们自然不必为家居而担忧,香港的亿万富翁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多。不过,不是所有的香港人都是富翁。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爱莲家是一户典型的中国人家庭。爱莲的父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工程师,祖父曾在美国工作过将近20年。二次世界大战前,祖父回到香港,用多年积蓄在粉岭兴建住宅,使爱莲有了一个舒适的家。父母共生了2儿2女,爱莲是长女。

  爱莲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虽然母亲有病,家庭生活还是很和睦安稳。爱莲和祖母帮着父亲养家,徐家人过着安宁、俭朴、传统的生活,一点也不觉得比别家人差。

  爱莲是长姐,自觉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因此她变得很老成早熟。不管做什么事她都做得尽善尽美,学业上也是佼佼者。她处事严谨,颇有乃父之风。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上,她同学的成绩都赶不上她。英文是必修科目,也是她最不喜欢的科目。但是,由于英国人的影响,也由于生活在香港这样的大都市,爱莲的世界观明显西化,她坚信现代科技将会推动未来世界的发展。

  爱莲的聪慧和独立精神,令她感到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有一点她确信不疑:她的人生旅程不会像一般人一样,也不会是一条泥泞的小路。
  (下一节

«上一篇:追求持续发展 品牌文化是保障   下一篇:连载:迎向太阳之旅 第十一章 地平线上的阴影(上)»

评论(0) 点击次数(4428)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